病人姓名:张毅峰 病人年龄:五十岁 病 龄:五年 【病况】右膝关节外侧疼痛半年,行走时加重,伴膝关节无力及右大腿外侧不适感,天气变化受凉时家中。曾以膝关节炎行针灸、理疗及中医治疗,疗效欠佳。 【检查】右膝关节外侧无红肿及压痛,膝关节屈伸可,右侧股骨大粗隆和股骨外上髁以及髂胫束处压痛并可扪及挛缩条索壮节,髂胫束紧张试验阳性。 【治疗感言】髂胫束位于大腿的外侧。为扩筋膜的加厚部分,是起于髂前上棘的扩筋膜张肌向下移动而成,止于胫骨外髁,是人体最长最宽的筋膜条带。因长期反复屈膝,直接暴力挫伤,引起髂胫束部肿痛,局部代谢产物滞留而产生疼痛。另外髂前上棘阔筋膜张肌起点处还有髂匠肌起于此,并斜向下内止于胫骨上端内侧,因而其起点的损伤挛缩,累及缝衣匠肌而引起膝关节内侧疼。当天气变化气温较低时,血液循环减慢,近一半使代谢产物滞留而加重病。 病人姓名:朱瑞 病人年龄:四十五岁 病 龄:三至伍年 【病况】左侧大转子出疼痛已经有5年之久,无法行走,左下肢肌肉萎缩,医院检查股骨头坏死,曾四处寻医,以针灸,中药治疗比较多,效果欠佳。医院建议治疗以股骨头置换为主。 X片示:骨盆左高右低,左侧股骨头坏死 。 【病情分析】股骨头坏死主要是由于股骨头长期内压增高,导致股骨头内部的组织缺血造成的。而它根本的原因就是股骨头周围的肌肉劳损以后导致血管的卡压,以及骨盆的高低不平所造成的,通过超微针刀疗法把不平衡的骨盆调整到正常的生理状态,血管卡压就得到恢复。股骨头的血液得到供应,从而达到治疗目的。 【治疗】超微针刀松解大转子,对骨盆进行调整。对L4-5侧棘突旁进行松解。圆利针松解深层肌肉组织。 【效果】治疗3个月后疗效显著,已经可以行走。

牵伸状态下运用合谷刺治疗梨状肌损伤120例

湖北省荆门市康复医院(4480000) 胡超伟 张华林

梨状肌损伤在腰臀部损伤中是相当常见的一种疾病,其病因是由于下肢扭伤或久蹲以及感受风寒而引起,轻者下腰部及臀部疼痛,并向小腹部及大腿后面、小腿外侧放散,走路时身体呈半屈曲位,严重时行走跛行,患者自觉下肢变短,臀部酸胀发沉,偶有小腿外侧发麻,严重者臀部有“刀割样”或“跳脓样”剧痛,腹压增大时向患侧串痛,重者甚至引起坐骨神经痛,有些患者可出现患肢发紫、发凉等症状。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诊治的72例病例均为门诊病例,其中男42例,女30例,年龄19岁至65岁,病程最短1月,最长5年。

诊断标准
症状:患侧大腿外侧疼痛,伴有膝关节外侧疼痛,(部分患者膝关节内侧痛),酸软无力,严重者因疼痛而行走跛行。膝关节局部无红肿及压痛点,并拢膝关节时下蹲困难,并伴有膝关节外侧或股外侧疼痛,身体负重时不能侧行

了解更多